夏末对于一篇推文的遐思
文章目录
以此文纪念一个衰老的项目和我的大一
这个项目
项目是上学期参加互联网+的一个项目。
文章里面提到的产品趋同,难发现创新点,最后发生角斗。这个现象非常真实了,参加项目类竞赛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,一些团队的解决方案就是避开热点抢占新商机,然而避免不了做出一个和市场上已有的产品类似的试验品。那个项目就是这样,我发现契机,检索商业报告,整理思路,团队讨论,开始动手bp和代码之后,我才发现,市场上有的是这样的产品了。
很不是滋味吧,别人早就走过和我们一样的路了。那个项目瞄准的是基层医疗,可以说是一个新型产业试验田。商机一直都在,当下大家做的都不怎么好的情况下,我想到的是缝合。bp照着现存痛点天马行空解决方案,项目特点和竞争对手的缺点反着来,未来规划随便写点,以新项目需要成长期来收尾,回想起来整个项目就像踩在一个虚无的台阶上鄙视众生。
“我寻思你不是一个ppt比赛吗,那我们就按照可能的方向画好大饼。”我一直以这种思维在做这个项目,尽管我作为一个开发非常讨厌它。以前我一直认为脱离了技术的需求就是扯淡,预期和实际不匹配很让人头疼。但是这个比赛就是要想象力。于是我们一开始就决定好了技术要做到什么程度,编写bp也不管实现了啥,就照着行业报告的痛点一直钻,在策划书上把同行卷死。也许是一开始就知道了技术实现不了,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画饼,这是我意料之外的状况了。在有获奖经验的团队其实能发现,同样是优先考虑策划书,他们会把技术掐的很死,就用某些技术干这个活了,这样不兜大圈子,哪怕专业性很强,也能找到相关资料把内容填充好,省下一大笔功夫。
从写完前端到修改队友产出的bp,从和指导老师交涉到处理项目提交材料,第一次做这种项目的负责人压力太大了。记得那天是我至今为止唯一一次码字码到手酸痛。实际上精神内耗也很重,项目负责人要关注比赛信息,组织队内的工作安排,收集整理资料和观点。
反思暑假
问我是几月份做的这个项目,我一时半会儿也答不上来,最后会支支吾吾告诉你大概是在5月。这段时间不长的,但是经历过那些度日如年的日子就会有后遗的幻觉。在得知校内一轮筛选失败后的那天晚上,我在部门办公室没睡着。当然我不服输呀,在队友、老师面前我宣告项目会重启,但是这个暑假过后,我有点动摇了。
回想起整个大一,我没做出什么让我个人满意的项目,包括这个夏天,我在做的一直都是提升能力,是代码能力,而不是产品能力。抱歉,能做到的只有这么多了。
这个夏天像是开了倍速,舞台上预埋的事件被加速播放。任何一个事件都转瞬即逝,而我并不想要停下来品味。我其实和文章作者挺像,爱知识涉猎,但那是以前的我。从刚进大学到现在,我能明显感觉到我的视野和思维被限制住了。大学里的所有事情一环套一环,每件事情好像都可以排在 TODOLIST 的第一位——和高中相比,静心思考的时间减少了。
未来
Xmind 团队做过一个实验,完全按照用户需求来重新设计一款思维导图App,结果做出来的是个类 Keynote。从一个角度不难发现:用户的需求是不是被市场上的一些产品影响到了?
不谈那些已存在的优劣,好像所有的创意,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已有的存在:实体,或者仅仅是大家趋同的想法。比赛要求的创新确实是很难,凭口号喊出的创新也不是我要的(尽管有好的想法已经足够优秀,但是没能力去实现)
SummersDay 在我脑中诞生的那一刻,我去操场上一口气跑了10圈
4月份我发过一条朋友圈,说要做 Team Leader,还创建了 SummersDay。看极简团队管理手册一次次看到睡着,但是始终没有实践。我为 SummersDay 贡献过,但是进度还是一个原地踏步的状态,直到现在完全停滞。很羡慕文章作者能在纯粹的渴望下实现价值,我静不下心来了,有很多想法出现,拖延,沉默,消失。更何况那些夸大其词的竞赛创意,我不适合去统筹着写那些策划书。
没有任务的驱动,对我来说意味着更少的产出,以后编程相关大方向只会往就业发展了,没有那么多理想的事情可以真正去做,去实现,哪怕是对自己承诺过要完成的~
说起来和刚上大学那会儿比起来,我现在也是个大忙人了(拍肚皮~)。没有准备浑浑噩噩对待接下来的三年,不辜负自己的努力,身边人的期待,事情一件件做下去,假期总会来到。